教师学十九精神心得体会|教师关于十九大的心得体会

更新时间:2020-11-24 来源:英语阅读 点击:

【www.feic31.com--英语阅读】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历届党的代表大会关注的热点,教师不仅要传道授惑、教书育人,更要用自己的德行来引领学生朝向积极方向走,下面是教师关于十九大的心得体会,这些文章都非常的出彩,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教师关于十九大的心得体会:喜迎十九大,做好学生引路人

  岁月流金,盛世丰年。中共十九大代表大会的幕布已然拉开,在这个既庄重又喜庆的日子里作为一名老师在思想和工作上也正蓄势待发跨越一个新的高度,等待十九大胜利的号角。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灵魂。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扬雄说过:“师者,人之模范也。”他把教师比作学生心中的模范。因此教师要以自身的模范行为成为学生的表率,真正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好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更重要的是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引导学生走上个人成长的正确道路,这才是教师教育的精彩与伟大。

  首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小学阶段是品格养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老师任重而道远,家校合作尤为重要。于是我建立了学生QQ群和家长微信群,做到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让学生养成诚实守信的、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引领学生在自己的特色品格上成长、成才。老师的人格引领学生的品格,老师的人格应该像浩瀚的海洋,为所有孩子的品格提供滋养。

  其次要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知识之道,关键是“引路”。要教会学生善于发现知识,探索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应充分调动起学生热爱知识,发现知识,探索知识的热情,这才是教师的使命。课前我认真钻研教材,备好每一堂课。课堂上我打破常规,尝试改变教材安排顺序,先把课后简单的习题交给学生,然后循序渐进,逐渐渗透新知识,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探索出新知识新问题的解决方案,由浅入深,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建立起了学生的自信心,从此将知识的学习进入了良性循环状态。作为老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创新。老师的知识应该渊博如大海,为孩子学习自己喜爱的知识提供涓涓细流。

  其三要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是教师的必须使命,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是人生精彩的保障。没有创新的人生不是出彩的人生,作为老师有必要引领孩子进入一片新天地。当今社会,信息爆炸,互联网+教育时代,正确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教育平台,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思考,让家长通过手机就能关注孩子的成长与提升。上学期我带领学生加入了由“一起作业”牵头组织的全国5万名教师、200万名学生参加的期末复习,有6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师生分享了使用后的学习收获,最后评选出中学英语、小学英语、小学数学共15位老师和75位同学给与了奖励,我带领我们班5名同学获得了有“一起作业”提供的一等奖学金。此次活动在网易、《齐鲁晚报》等二十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家长和学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一直以来,我对数据十分感兴趣,从而结识了作业盒子,我希望可以根据数据来引导孩子进行学习和提升。我带领学生积极参加“作业盒子”举办的全国性的数学评测。我所教的班级在2017上半年的开学摸底和期末摸底评测中,均取得了全国第一名的好成绩,班上每位同学都获得了由全国小学生数学能力在线测评组委会颁发的“数学小天才”荣誉证书和金币奖励。家长们高兴地说,这大概是孩子在小学生涯获得的最高荣誉。并在《中国教育报》做了专门报道。

  9月19日带领学生参加的第三次全国数学能力评测,静等能再创佳绩。成绩属于过去,我以后会更加认真努力地带领学生走出传统教学的填鸭模式,让学生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各方面都有质的飞跃。

  在未来的数学学习中,真正重要的不是计算能力,而是数学思维的掌握以及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不应该把学生培养成知识机器,而是要把学生培养成知识挖掘机。这样教师的创新精神就尤为重要,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素质的孩子。

  其四要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教师应该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为奉献祖国而拼搏,教会孩子要有大境界,大视野,大理想,大追求,一个人只有站在“大”字上,才能心胸开阔,让个人的人生出彩成为祖国精彩的一部分。作为老师我以身示范,经常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写作,多次在《中外文艺》发表作品。我鼓励孩子把眼光放远,经常带领他们参加一些全国性的活动,我班的李昕璇同学参加“最美试卷评选”,获得全国第二名;我带领的班级在全国100个盒子班级评选中获得了“盒子班级”称号;我带领同学们参加“宋庆龄基金会”举办的“数学之光”全国竞赛,同学们取得了优良的成绩,我也被授予“素质教育创新奖”。这些荣誉增强了孩子们的自豪感和为祖国争光的信念。

  教师应该永远是一个爱国者,教师爱国的言行是孩子爱国的心灵甘泉。

  由此看来,传授知识并不是好教师唯一的、最高的目的。好教师要善于开启学生的心智。教育是呵护生命、让生命健康成长的事业。教育是帮助生命实现蜕变和升华的美妙事业,需要教师自身拥有一份旺盛的、源源不断的生命激情。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把学生的潜力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唤醒学生内在的灵性,养成高尚的品格。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我幸福,我是老师。我的幸福来自于孩子们的喜悦与快乐,来自于学生们的进步与成长,来自于家长们的支持与肯定。坚信“爱心成就教育”,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让我们共同努力,创建和谐的校园;让我们张开双臂,用我们的热情去迎接十九大的到来!

  教师关于十九大的心得体会: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青春是迷人的。很多人在青春年华里就谱写出了辉煌灿烂的人生。宋朝的辛弃疾年仅21岁,就领兵抗金,“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鲁迅先生也是21岁东渡日本,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豪迈誓言;我们敬爱的周总理19岁就写下了气壮山河的诗句“大江歌罢掉头东”,决心把青春献给祖国解放事业……他们是挺立潮头的英雄,是无数人心中的楷模!

  抚摸时代的丰碑,追寻英雄的足迹,我们不难发现,英模们那一颗颗爱国之心,那一腔腔沸腾热血,凝聚成了两个字:奉献!是啊,我们既然选择了讲台,就选择了默默奉献。作为一名班主任,最大的奉献就是全心全意的关爱自己的学生。关爱学生,一方面表现在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不偏袒、不歧视、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另一方面表现在能敏锐地洞察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让学生感到老师在时时关注着自己,从而让他们提高自我意识。

  还记得那个“发型事件”的男主角,刚入学时,他可是个十足的问题学生,但在与他的接触中,我发现,他本性善良,而且很聪明,很有能力,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坏习惯,是因为他被家里人宠坏了,他有四个姐姐,是父母的老来子。为了改变他,一方面,我与他的家长沟通交流,达成共识,另一方面,我与他多次谈心,肯定他的优点,并希望他能为班级多做贡献,同时,为了激励他,也为了约束他,我让他担任班里的纪律委员,并注意在班内树立他的形象。慢慢的,他变了,从一个问题学生变成了老师的得力助手。纪律管得不错,他分管的卫生区干得最好,学习成绩也进步很大。看到他的变化,我真得感到非常欣慰,只要孩子有进步,付出再多也值得了。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我也是投入更多的关爱。

  还记得那个羞涩的女生,她的父母都是哑巴,没有工作,一家人靠爷爷捡拾破烂过日子,生活非常困难。每次看到她,我都觉得心里酸酸的,作为班主任,我能做的,就是生活上的关心,学习上的帮助。一学期来,我多次给她买文具或其他学习用品,而且为了不伤害她和自尊心,都是以奖励的方式给她。并且,我经常找她聊天谈心,鼓励她和别的同学交往,因为她是个比较内向的孩子。同时,我也和班内的学生达成默契,让他们在生活与学习上多帮助她,多关心她。现在,她变得开朗多了,而且成绩也有了较大的提高,特别是我教的语文,她已经能考到一百一十分以上了。“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我在用我的实际行动实践着这个真理。

  我们的奉献应该是赤诚的奉献、无私的奉献、崇高的奉献。我们的奉献像火把,是无怨无悔的燃烧,是至死不渝的真情;我们的奉献像一泓清泉,是长年的流淌,是不计名利的付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的奉献更应该体现在语文教学上。工作的变换,让我从小学进入中学,虽然不是初为人师,但对于中学教学,我确实是个新教师,新的教材,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育对象,这对于我来说,都是一个挑战。为了能够上好每一节课,我都要拿出更多的时间来备课。白天忙不完,晚上回家继续做。上完一节课,及时进行反思总结,寻求更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法,同时,自己也不断地阅读与中学语文教学有关的书籍、刊物,从理论等方面充实自我,积极向身边的老教师请教,特别是我们的教研组长张美老师和办公室的两位杨老师给我了很大的帮助,让我很快适应了中学语文教学。为了更加胜任中学语文教学工作,我认真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并能在活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困惑,这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形成了自己的课堂教学风格。经过几年的努力,自己已经成长成了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多次出示市、区公开课,多次参与编纂市、区辅导资料,多次在市、区教材备课会做专题发言,受到与会领导与老师的好评。在干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我利用休息时间撰写教育随笔,反思自己的教学,详细记录教学中的得与失,以便在教学中发扬优点,改正不足。撰写的文章中,《语文教育中的文化机制》一文,在《现代教育导报》上发表。《发型事件》在中学生作文上发表,《一节大阅读课》《“说话”训练三步走》在《张店教科研》上发表,《弟子规中的“孝”》一文,获全国书评活动三等奖,《细讲弟子规里的幸福人生》获区特等奖。

  鲁迅先生说过:“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的话。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就像萤火一般,好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虽然时代不同了,但鲁迅先生这种精神依然适用于我们今天,适用于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

  奉献是神圣的,伟大的祖国需要我们奉献;火热的生活需要我们奉献;青春是有限的,有限的青春正企盼着我们的奉献。春花遍地,甘做园丁勤浇灌,雪岭摩手,领马志士苦登攀——这是我人生的坐标,我会擎起希望的火炬,劈风斩浪,走向辉煌的明天,让我的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教师关于十九大的心得体会:立德树人,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德在于行。行为的善与恶,遵循客观规律,遵守社会秩序,遵守国家宪法,孝敬长辈。以仁、义、礼、智、信、诚、谦、和、正,为行为准则,真正做到立德、立功、立言的处世准则。经常我们会讲,做人的基本道德,或这个人的职业道德,或说这个人的品德。德在于尊。人也一样,如果没有社会责任感,没有家国情怀,那就品德败坏。立德为树人。尊师重教,志存高远。不要把学问当演说技巧求名利,是因人施教。更何况因一时私利,损一生师严美德形象。

  坚持以德立身,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指出:“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是崇德修身。”这一思想直传承了祖宗大爱之源,立命之本。

  核心价值观是民族前进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教师是培养又红又专人才的关键。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教师就有承传人类文明文化的发展道德责任。教师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延续的缔造者。

  坚持以德立学,全面提升自我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先修身,必先养心。教师在教育他人的过程中,自律内省,提高自己的修养,不断地发展自己和完善自己,增强教师的道德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人生境界。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你们的思想道德和一举一动都具有示范性,会成为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影响到受教育者成长成才。因此,我们的责任不能仅限于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还应以自己的道德修养和道德人格来影响和带动学生。教师道德责任具有崇高性,不是可以随便商量和随意更改的,具有强烈的社会道德责任是教师职业的绝对命令。以德行仁”是教师显德的表现;教”是复杂的工作,既要有计划,也要有步骤,也因人而异,因地制宜这是一个有德行、有良知、有思想的教学工作者必备的素质。中华民族文化的师德观重视严谨治学。在授业方面以是什么样的技能和科学的方法授予学生。首先你本身是否掌握了这门专业知识,它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它的应用是否符合该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它在理论方面或技术方面是否符合该层面的发展基础,授要能得,得要能用,用要能成,不断与时俱进,扎实施教。古人所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所以说,教育创新是严谨治学的关键,是师德的要求之一。

  坚持以德施教,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让学生养成习惯、习得方法。对于学生方面,首先是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教师是通过对文化知识的传播而发挥其功能作用的。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和推动者。他们在文化的传承、延续和创新中起着纽带和桥梁作用。习惯是素质的重要内容,习惯无碍成自然,学习习惯作为一种自动化行为倾向对学生的学习实践至关重要。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保证。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体来说,教师的责任,一是岗位责任,就是要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是教师职业的本质特征,我仅叫它为师德。二是社会责任,家长们把子女托付给学校,就是把家庭美好的希望寄托给了学校,我们教师有责任把学生教好、保护好、培养好,有责任让家长放心满意,有责任促进教育公平,促进构建和谐社会,我们把他称为职业道德或品德,任何处在社会的,从事任何工作的人都必须要做到的。三是国家责任,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要求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这个转化工作主要依靠教育来承担,这是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对民族、国家所要肩负起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称他为基本道德,或一个生下来就必须具备的本性。叫德性。哪怕不做事也必具足。国家存亡,匹夫有职。如果你认为来这里是为培养民族或人类未来传承建设者的,那这里将是你大展宏图的平台。用心感知因为你的召唤而行德,造化社会善果。那你将成为一代宗师,而入世外桃源之境,享千秋桃李芬芳之福。作为老师,遵守自然规律及法律法规乃至校园文化的善卑谦和之行,是有利于自身是否融入这个校园乃至社会的关键。“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成为各界高度关注的热词。“人生的修养过程就是使初心不断发扬光大,养浩然正气,成为坦荡的君子。

  习总书记提到有关教师和师德内容时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不忘为人师者的初心,为自己负责,为子孙负责,为社会负责。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教师关于十九大的心得体会:师爱—师德的魅力

  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这样一句话:“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如果一个人没有道德,那么他将失去做人的根本,将无法立足于社会。众所周知,教师是社会众多职业中具有特殊性的,它有自己特定的使命,时代与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水准也会高于其他行业。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与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由此可见,师德是立教之本,而师德的魅力就在于师爱。教育就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为有了师爱,才会锻造出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才会产生非凡的教育力量。

  什么是师爱呢?我个人认为,示爱就是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始终的教师对学生的一种崇高的情感,示教室以自己无私奉献的方式与学生密切相处,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完善自己、完善学生的教育活动。正如古诗中所提到的“蜡炬成灰泪始干”,所以,是爱是伟大的、崇高的、真诚的、无私的大爱。从古至今,有很多名师用自己的行动对师爱进行了完美的诠释。孔老夫子,在自己报国无门、饥寒交迫的绝境中扔带领着自己的弟子周游各国,到处传经讲学,这就是最好的师爱。

  那怎样才能正确的去履行师爱,不断的完善自己的师德呢?我觉得可以按照以下方面去做:

  1、学无止境——师爱的源泉

  人们通常都是这样要求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了时代的主流,学生们也正处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各方面知识和能力都已经今非昔比。在学生的心中,老师就是智慧的化身,是人生的引路人。一个拥有渊博的知识,高尚的道德的老师才会有更大的感召力。记得新老师培训大会上,班主任赵老师就告诉我们,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就得多读书、多学习,这样不仅能够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知识,更为我们的专业发展提供极大的帮助。“活到老、学到老”不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我们教师爱的源泉。

  2、关爱学生——师爱的根本

  教育战线广大优秀教师共同的特点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师爱的根本就是关心爱护学生。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只要教师真心关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这种爱,他们就会付出自己的努力去回报老师的这份爱,然后向着老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问题是,有些教师走进了“爱”的误区,他们以为对学生嘘寒问暖就是关爱学生,不体罚、不打骂就是关爱学生,殊不知,真正的关爱,不仅是生活上“扶贫”,学习上“扶智”,更重要的其实是精神上的“扶志”,品行上的“扶德”,人格上的“扶尊”。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心爱护,无私的献出自己的爱心给每一个学生使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师爱的根本。

  3、承担责任——师爱的要求

  我们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们使命崇高,责任重大。我们是学生学习的榜样,精神的依托,因为有我们的存在,学生才会有更美好的未来,因此,我们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记得2008年的汶川地震,谭千秋老师在面对灾难来临时,不顾个人安危,选择保护学生的事迹感动了全国人民,就因为自己是老师,他担起了自己的责任,虽然他已离开我们,但他的精神将永远长存。强烈的责任意识表明教师形成了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养,这是新时期师德的一个核心内容,也是对于教师的一个根本要求。

  师德建设一直是教师工作中最不能疏忽的一项,作为一名新教师,更应把师德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师德与师爱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师德是师爱的本职和灵魂,师爱是师德的表现形式和本质反映,是师德的魅力所在。师德本身就是人类最崇高的道德,师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如果将两者融合在一起,那就是无与伦比的“忠和爱”,就会绽放出无穷际的“光和热”。

  教师关于十九大的心得体会:“四个引路人”是做好学生引路人的方向指引

  习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市八一学校时提出:

  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锤炼品格,首先要树立理想信念。一名合格的“四有”好老师,应该有正确的理想信念,忠诚于党和人民,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切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

  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在前文中也提到过,一名好的老师应该有扎实学识,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拥有更广博的通用知识也会得到学生的尊重与喜爱。“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名“四有”好老师不仅仅要把现存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用各种办法引导学生探索新的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去创造美好未来。

  教师要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应试教育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却忽略了教学过程,更忽视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发散思维。现在,我们要改变这种思维模式,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参与其中,采用小组学习、探究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发散思维。

  教师要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希望与未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责任感,把奉献祖国的伟大事业作为人生最高的价值追求。

  黄大年同志在入党申请书中说到:“人的生命相对历史的长河不过是短暂的一现,随波逐流只能是枉自一生,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要以“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标准作为基础,以“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作为方向指引,以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的理念作为历史责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将我的全部精力与满腔热血献给教育事业,不断提升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四有”好老师,真正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本文来源:http://www.feic31.com/yingyuziliao/87109.html

推荐内容